English

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学习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2000-10-2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金振蓉 薛冬 刘敬智 我有话说

连日来,科技界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人心振奋,备受鼓舞。他们一致认为,《建议》吹响了新世纪科技大进军的号角,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肩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新世纪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

科技工作者表示,《建议》提出的科技进步是动力的观点,是党中央为新世纪的科技工作作出的明确定位,是新世纪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玉台说,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这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总结,也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的贡献和发展,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科技工作作用的新的认识。科技部部长朱丽兰说,将科技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伟大战略性选择。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面对世界科技竞争的大格局,党中央审时度势,站在时代的高度,具有战略远见地提出了把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动力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我党运用马列主义观点分析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战略眼光。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建议》的内涵十分丰富,意义深远,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前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他要求科学院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放眼21世纪,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积极建设科学院新的科技创新的大格局。

科技工作者们在学习《建议》时谈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竞争非但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激烈,而竞争的内容已经从传统的生产要素竞争向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转变。《建议》中提出的以科技作为动力,说明当前在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中,党中央将科学技术的作用提到了至关重要的高度,这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深受鼓舞的同时,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科技工作者在学习中指出,《建议》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准确地把握了当前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

科技部办公厅处长梅永红分析了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指出,信息化正使国际竞争的格局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百年中,经历了漫长的工业化过程,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如何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缩短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过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时必须认真把握的。《建议》准确地把握了当今信息化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据我国的实际,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使我国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迎头赶上发达国家。

曾任中国工程院电子信息学部副主任的王越院士说,《建议》提出要积极推进高技术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这是完全正确的。我国的企业目前参与国际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还比较弱,这需要我国从科技体制和企业结构调整两方面进行改革,《建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方向,这对科技工作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多搞出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过去讲,传统工业很多是夕阳工业,但现在从国际范围来看,很多夕阳工业在注入了信息技术以后,具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在信息化过程中,不管是朝阳工业还是夕阳工业,所有的产业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信息产业化和产业的信息化,为很多传统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化为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工业化国家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以实际行动落实《建议》提出的各项任务

《建议》对我国新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大部署,赋予了科技工作者历史的重任。科技界学习《建议》后,信心百倍,充满激情,决心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实际行动落实《建议》提出的各项任务,为新世纪的科技大发展打好攻坚战。

路甬祥近日已提出了中科院学习和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意见,强调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要密切联系实际,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科结构、体制结构、人事结构,形成新的科技创新的大格局,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贡献。

朱丽兰从三个层面阐述了发挥科技作为发展动力的作用。一是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二是要发展农业、工业、传统产业的共性技术;三是加强基础性研究,为未来的、新的科技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

张玉台说,《建议》将科普工作列入党的工作的重要方面,科普工作是科教兴国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全民族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就没有全民族科学创新意识的提高。科协作为群众性的组织,承担着向人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职责。我们不仅要向人民群众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更要在群众中大力普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要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力求科普工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铲除滋生封建迷信思想的土壤,大兴科学文明之风,为更好地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十五”规划,作好扎扎实实的基础性工作,为我国新世纪科技事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